美国拜登政府周三(12月11日)宣布,将增加对中国太阳能硅片和多晶硅、钨产品的进口关税,作为其保护本国清洁技术产业免受廉价外国供应冲击的努力。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表示将太阳能硅片和多晶硅的关税提高一倍至50%,而钨产品的关税则增加到25%。这些税率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
此决策不仅收紧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还对中国光伏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以下将从多个维度剖析该行为对中国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光伏领域的领军者。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超过390GW,同比增长69.57%,其中中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量达216.88GW,同比增长148.1%,居全球第一。中国光伏制造业在全球光伏产业占比依然保持强劲,2023年中国多晶硅产能占全球94%,硅片产能占全球96%,光伏电池片产能占比将为全球的90%,中国组件产能占全球81%。
光伏硅片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其生产在中国也占据了绝对优势。截至2021年底,中国大陆企业硅片产能约为407.2GW,占全球的98.1%。预计2022年底中国光伏硅片产能将超过500GW。多晶硅方面,中国同样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截至2021年底,中国多晶硅产能为55.65万吨/年,占全球产能的77.3%。
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硅片、多晶硅征收50%的关税,将直接增加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导致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市场份额下降。虽然美国市场在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数据中所占比重较小,2023年合计仅为1.06亿美元,但关税的提升无疑会进一步压缩这一市场空间。
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复杂的供应链体系,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众多中国光伏企业在此布局海外产能。然而,美国对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光伏产品进行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以及即将实施的关税政策,将导致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的电池片和组件生产基地面临供应链压力,进而影响到中国多晶硅和硅片的出口。
虽然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关税的提升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其盈利能力。特别是在多晶硅和硅片领域,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虽已大幅优于国外企业,但关税的增加将削弱其竞争优势。
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打压,将加速全球光伏供应链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发展。中国光伏企业为应对美国市场的关税壁垒,将加快在东南亚、欧洲及新兴市场布局产能,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这种供应链格局的变化,将有助于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增长点。
面对美国的关税政策,中国光伏企业将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力度,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特别是在单晶硅领域,中国光伏企业已取得了显著进展,单晶硅片的渗透率不断提高,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光伏企业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打压,也将促使中国光伏企业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开拓新的市场。特别是与欧洲、中东、印度等光伏产能建设稳步推进的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将有助于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市场份额。
以华普微隔离器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为例分析,隔离类IC包括驱动、运放、接口等,这些产品在光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数字隔离芯片:如CMT812x、CMT804x等,在光伏发电系统中,数字隔离器可以用于电池管理,提供保护功能如过充、过放、过流和短路保护等。这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 隔离驱动芯片:如CMT8602x、CMT8603x等,欧博体育入口这些芯片可用于驱动光伏逆变器中控制/变换电能的MOSEFT、IGBT和SIC MOSEFT等功率半导体器件,将光伏电池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适用于电网或负载的交流电,或者进行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转换,同时还能放大MCU的逻辑信号以实现快速开启和关断功率半导体器件。
CMT8602x、CMT8603x等隔离驱动芯片具有一流的传播延迟、脉宽失真度以及高共模瞬变抗扰度(CMTI)等特点,可充分适应高温、高湿、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提高光伏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 隔离接口芯片:如CMT104xx、CMT105xx等,这些芯片可用于实现光伏系统与外部设备的通信和连接,能够向内传递控制指令同时向外传递运行状态信息,达成光伏系统各组件之间的协调与控制。
CMT104xx、CMT105xx等隔离接口芯片具备集成度高、EMC性能高以及快速的载荷传输等特点,能够去除两个电路之间的接地环路,阻断共模、浪涌等干扰信号的传播,可提升光伏系统的电磁兼容性与通信稳定性。
· 隔离运放芯片:如CMT1300、CMT1311等,这些芯片可用于光伏逆变器中母线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的检测与采样电路中,能够精确测量光伏系统的各项参数,确保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发电。
CMT1300、CMT1311等隔离运放芯片具有采样精度高、隔离性能优异等特点,通过放大和处理光伏系统中传感器和检测设备等节点产生的微弱电信号,为光伏电路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减少了电气干扰和噪声的影响,提高了光伏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