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各个地方都希望能够跟随国家的产业发展大方向,以及借鉴先进区域的成功经验来发展产业。
所以,基本就是国家扶持哪个产业,地方就发展哪个产业;其他地方建什么类型的园区,当地就跟着建什么园区。
但是,一味盲目跟风,选择了一些并不符合当地实际发展需求的产业,以及建了一大批园区,最后大概率是一地鸡毛。
从昔日的办公写字楼,到前两年的生物医药园,再到如今的光伏产业园,无一不是惨痛的教训。
在经济下行、市场持续收缩的当下,跟风所谓的新兴产业,不仅产业发展效果不及预期,就连当初哼哧哼哧建起来的各类产业园,空置率也越来越高了。
这几年,光伏产业可谓是火透了半边天。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被赋予了极高的战略地位。
为了更好的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我国积极响应,颁布并实施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为光伏产业奠定了制度基础。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光伏产业不仅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还有坚实的政策保障。
一时间,光伏产业迅速崛起,成为了市场竞相追逐的香饽饽,并且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企业的涌入。
这股光伏产业热潮之下,除了原本就在行业里的从业者之外,一些原本与光伏毫无关联的企业也纷纷被吸引了过来。
搞地产的、做玩具的、干医疗的,甚至是养猪的,只要是个公司都想来插上一脚,试图在这个充斥着金钱味道的行业里分一杯羹。
与此同时,随着光伏产业的关注度持续走高,一些地方也开始削尖了脑袋往光伏产业里面钻,希望能够在这个新兴产业领域占领一席之地。
就这样,除了本身产业基础、经济基础就过硬的一二线城市加入了光伏产业的行列之外,一些三四线城市也开始马不停蹄的奔涌而来。
为了更好的承接光伏产业,地方政府就需要建设相应的载体空间,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在政策、市场等多层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与光伏产业相匹配的产业园区也开始了大面积建设。
然而,这一系列押宝光伏产业园的背后,都是在很多地方没能充分审视自身产业基础的情况下进行的。
等光伏产业园建好了之后就会发现,他们还是高估了自己,其实很多地方压根就不具备发展光伏这类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
一方面,当地没有与光伏相关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也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配套产业。仅凭一己之力,是很难吸引光伏产业入驻的。
在载体供应远超需求的背景下,没有足够数量的光伏企业去化园区,空置率也就不可避免的越来越高了。欧博体育下载
在产业选择,以及大规模建设园区的过程中,之所以会频繁出现这种一窝蜂聚一窝蜂散的情况,其实和市场中普遍存在的盲目跟风现象有关。
在大众的认知里,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发展方向,如果其他区域都在跟进光伏产业的情况下,自己也必须紧随其后,不然就会有一种随时被淘汰的感觉。
其实,历史的发展路径总是惊人的相似,光伏产业园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办公写字楼也正在经历。
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地方政府在积极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极大的激发了市场对办公写字楼的需求。
然而,现在的市场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正在大力推动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的发展。
从以第三产业为主导,逐渐转向以第二产业为重心,这一结构性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第三产方向上的企业大幅度缩减。
随之而来的,是写字楼需求的急剧下滑与供应过剩的双重压力,直接导致了办公写字楼出现大面积空置的情况。
据高力国际的研报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上海整体的办公楼空置率高达19%,预计全年的空置率会攀升到21.6%的高位。
当前,上海写字楼的高空置率现状仅仅只是全国写字楼市场的一个缩影,其他地区的写字楼市场情况只会更加恶劣。
除了办公写字楼之外,前几年炙手可热的生物医药也没能逃过一劫,园区空置率也在不断攀升。
之前,也是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国各地兴起一阵建生物医药园的热潮。一时间,生物医药园的数量也开始猛涨。
可是,那时候经济发展向好,企业数量又多,园区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精力,也能轻松实现去化。
一边是存量载体难去化,一边是源源不断的新载体涌入市场,这直接导致了生物医药园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再加上企业数量锐减,园区的去化难度也就越来越大了。
办公写字楼如此,生物医药园如此,现在的光伏产业园同样如此,都是盲目跟风过后,最后又都变成了一地鸡毛。
当然了,紧跟国家发展大趋势,积极追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路径不是不可以,但更多应该是建立在当地适合发展该产业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忽视当地的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现状,又缺乏必要的支撑体系,势必就会出现高空置、招商难的问题。
这几年,光伏产业园确实炙手可热,但现在来看,无论是从业绩表现、价格走势,还是从园区的入驻情况来看,光伏产业都已经岌岌可危了。
其实,园区当前所面临的高空置率困境,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一些地方在推动产业发展时,往往忽视了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不同城市在资源禀赋、产业根基、经济实力等方面往往存在巨大差异。
并不是所有产业都适合遍地开花,关键在于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选择适合本地的发展路径,这才是关键。
那些缺乏深思熟虑的盲目跟风行为,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最后的结果就是,想要发展的产业很难顺利活下来,园区也会跟着出现严重的过剩现象。所以,这就对区域选择产业发展路径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拿光伏来说,那些有条件并且能够成功发展光伏产业的区域,就证明了其本身已经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以及坚实的产业基础。
所以,除了发展光伏产业之外,他们还可以围绕光伏产业这一核心发展方向探索并发展相关的延伸产业。
对于那些产业基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方来说,大可不必一味的追求所谓的新兴产业,而是应该立足于自身的产业基础,选择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领域,这才是重点。
比如,现在同样火热的文化旅游产业,又或是能够提供丰富就业岗位的传统制造业,只要能够紧密贴合当地的产业发展特色,有效推动经济的稳步增长,就是产业发展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