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中国经济网的报道,复旦大学彭慧胜团队、高悦团队,欧博体育登录通过将人工智能(AI)和有机电化学结合,成功设计出从未被报道的锂载体分子。该载体分子就像药物一样,可以通过“打一针”的方式注入到废旧衰减的电池中,精准补充电池中损失的锂离子,实现容量的恢复。
使用这一技术,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仍展现出接近出厂时的健康状态,循环寿命从目前的500—2000圈提升到超过1.2万—6万圈,在国际上尚无先例报道。相关研究成果于2月13日在《自然》上发表。
2016年工信部等部委明确规定,自2016年起,乘用车生产企业必须为电池、电机等核心关键部件提供至少八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先到达为准)。
上险数据显示,具备八年电池质保的新能源汽车达1950多万辆。随着时间的增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电池质保到期。
根据机构的数据,2025年,“脱保”电车将达到32万辆,2028年达到98万辆,而2032年将直接飙升至720万辆。未来的8年时间内,我国动力电池质保到期的新能源车将逼近2000万辆。
而即将实施的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明确规定,随着车辆使用年限增长,动力蓄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低于40%,即电池容量衰减超过60%时,可能面临年检不达标。
这意味着将有相当一部分的车主必须要更换之前使用的电池,而更换一块电池的成本居高。如果是磷酸铁锂电池需要5到10万元,而三元锂电池的更换成本更高,需要6到12万元。
如此一来,有不少车主算了笔账,他们当初购车价为28万元—30万元,如今更换电池的价格在车价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有的品牌换电池的费用约为19.9万元,而该车在二手车市场的平均售价在17万元—23万元,相当于换电费用已经超过该车的二手市场价格。
因此换电成本高也成为劝退不少人够买新能源汽车,因为燃油车的保养成本要比电车低得多。在正常保养的情况下,燃油车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往往可以使用使用10年或20万公里以上,无需更换。即使需要更换,一部售价在20万元左右的燃油车,发动机采购成本在1万元左右,更换成本也仅仅需要3万元—5万元。
在换电成本暂时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不少人将希望寄托在电池寿命的延长上,于是压力就给到了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电池厂商上。
实际上,在过去一年里,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等电池企业在延长电池寿命上,都各有突破。
宁德时代发布的天行(B)客车版电池寿命可达15年150万公里,采用高能量密度低锂耗石墨、高稳态界面电解液等独家设计方案,提升了电芯的使用寿命。除了延长寿命,该电池的防护性能达到IP69级别,可承受长达72小时的泡水考验。
除此之外,与蔚来合作研发的质保年限为15年的动力电池,寿命终止时健康度不低于85%。
亿纬锂能推出的18650 22M电池,拥有LMX“全能装甲”,采用创新性界面复合技术打造,在有效防护热扩散的同时,抑制电解液对内核的化学腐蚀,大大提高安全性和耐久性,大幅延长使用寿命。电池循环寿命达2000+次,相比普通锂电池寿命提升50%,持久耐用。
瑞浦兰钧研发的“BIG BANK”商用车电池系统循环寿命高达5000次以上,使用寿命超10年,欧博体育登录全面满足车企对于电池长续航、高能量密度、高功率输出和长寿命需求。
对于以上企业来说,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有可能把握住不断增长的市场。
根据新能源汽车交强险口径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约1135万辆,同比增长49.7%;动力电池装机量约531GWh,同比增长47.6%。
未来几年,动力电池市场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和消费市场,将继续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900GWh,而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5000GWh。
根据高工锂电的统计,2024年进入全球动力电池TOP10的企业就有6家,其中宁德时代已经连续8年保持行业龙头的地位。
强强对决,又在汽车大打价格战的大背景下,动力电池企业也会面临来自车企的成本压力。因此,如果各家电池企业想要稳固住自身的市场份额,脱离价格战的泥潭,就必须加强技术创新,通过新技术来不断加强巩固企业自身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