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电解水制取的绿色氢能,正成为重工业、长途运输和化工等难减排领域的脱碳利器。然而,欧博体育登录传统电解水制氢每生产1公斤氢气至少消耗9公斤纯净水,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也与全球约40亿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形成冲突。海水电解制氢是解决氢气生产中淡水资源消耗的重要途经之一,发展潜力巨大,但现有方法普遍依赖昂贵催化剂或额外的海水预处理,带来高能耗和额外碳排放。
近日,由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组成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光热蒸馏-电解水耦合装置(HSD-WE),成功实现了太阳能驱动下高效海水电解制氢。该装置充分利用太阳能全光谱能量,光伏电能用于水电解制备氢气,光伏板余热驱动海水蒸馏制备高纯水。以太阳光和海水为输入,在标准日照(1 kW/m2)条件下实现了12.6%的太阳能-氢气(STH)转换效率,氢气产量达到35.9 L/m²/h,同时副产1.2 L/m²/h高纯水。该方法能够实现可持续的绿氢生产,摆脱了对外部高纯水和电力的依赖,兼具高能效和良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为低成本绿氢生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相关工作以“Over 12% efficiency solar-powered green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seawater”为题发表于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HSD-WE装置将高能光子(超出光伏电池带隙的部分)被转换为电能(绿域),驱动电解水制氢,而光热效应产生的热能(黄域)则被用于界面蒸馏以淡化海水,为电解系统提供水源(图1a)。光伏组件为水电解过程提供电能,其背面集成界面蒸发器,兼具光伏组件冷却与海水淡化功能。通过引入重力驱动的海水单向流动,可有效抑制蒸发器盐分积累,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此外,蒸发器与电解槽之间存在空气隙,避免海水直接接触电催化剂,进一步提升系统耐久性(图1b)。运行过程中,蒸馏产生的水蒸气在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阳极侧冷凝,冷凝水进入电解槽用于制氢。同时,冷凝过程释放的潜热能够提升反应温度,从而提高水电解效率。欧博体育登录
HSD-WE装置采用紧凑集成式设计,由光伏组件、毛细芯、聚碳酸酯间隔层、双极板(BPs)、气体扩散层(GDLs)、质子交换膜、垫圈、散热器及端板等组成(图2a, b)。通过对比发现,集成蒸发冷却后的光伏组件电流-电压(I-V)特性得到显著优化(图2c中的红色曲线d展示了界面蒸发器的抗盐设计,利用两个储液槽之间高度差(约6 cm)驱动海水单向流动,能够有效抑制蒸发器盐分积累(图2e)。使用10.5 wt%浓缩海水连续蒸发10小时后,表面无任何盐结晶析出(图2f, 2g)。此外,提高PEM电解槽工作温度可显著提升电解性能(图2h)。在1.65 V工作电压下,当温度从23℃升至60℃时,电解电流从278 mA升至495 mA,提升了接近一倍。
PEM电解槽的I-V特性直接影响太阳能到氢气(STH)转换效率。在相同太阳能吸收面积条件下,增加串联太阳能电池数量会降低短路电流,同时提高开路电压,从而改变PEM电解槽极化曲线与光伏组件I-V曲线a中A和B)。图3b给出了不同太阳能电池数量下基于高热值(HHV)计算的STH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电池数量为4时达到峰值。图3c给出了500 mA电流下PEM电解槽过电位对STH效率的影响,当过电位小于1 V时,STH效率较为稳定,为系统最优运行区间(图3c中绿域)。
装置产氢性能进行测试。实验中监测储液槽质量变化,从而获得海水蒸发速率(图4a)。光伏组件的I-V曲线b蓝色曲线)与PEM电解槽极化曲线b红色曲线)交点对应用于水电解的总电量,此时基于高热值(HHV)计算STH效率达到12.6%。图4c展示了HSD-WE装置内部温度的变化。此外,实验中利用水体积置换法测量氢气产量动态变化如图4d所示,图4e则直观展示了氢气收集过程。通过I-V曲线交点、干氢与湿氢收集数据分别计算基于高热值(图4f蓝色柱状图)和基于Gibbs自由能(图4f红色柱状图)的STH效率,展示了HSD-WE装置的整体性能,为光伏-电解水耦合系统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测试过程中实时监测装置内部温度和环境温度变化(图5b),记录太阳辐照强度(红色曲线)与氢气产率(蓝色曲线)随时间的变化(图5c)。计算结果表明HSD-WE装置在户外环境下STH效率也能达到12.3%。图5d展示了户外环境下连续稳定的氢气生成过程。
OPEX)限制,HSD-WE在运行一年后即可实现更氢成本,并在三年后将制氢成本降至$5/kg,十五年后进一步降低至$1/kg以下,彰显经济可行性(图6a)。基于实验测得的STH效率预测,HSD-WE的全球年均绿氢产量可达233 kWh/m²。图6b展示了HSD-WE在部分代表性城市的预估年均绿氢产量,体现出不同地理区域的广泛应用潜力。本文亮点
全光谱太阳能利用:高能光子转换为电能,低能光子通过光热效应驱动界面蒸馏,实现光伏组件冷却与海水淡化。
-电解槽耦合:构建了硅基太阳能电池阵列光伏系统,并优化串联电池数量使其于电解槽更好匹配,将太阳能到氢气转换效率提升至
。高效绿氢生产的经济可行性:依托被动运行模式和低成本材料选择,光热蒸馏-电解水耦合装置有望将绿氢成本降至
、密歇根州立大学助理教授Xinyue Liu、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助理教授Yayuan Liu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