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介绍,太阳能概念、原理、发展历程、我国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的利用、我国产业前景等
太阳能太阳能(Solar)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太阳内部进行的由“氢”聚变成“氦”的原子核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太阳能。太阳内部的这种核聚变反应,可以维持几十亿至上百亿年的时间。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辐射功率为3.8x10^23kW的辐射值,其中20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能,30%被大气层反射,23%被大气层吸收,其余的到达地球表面,其功率为800000亿k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500万吨煤释放的热量。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知道利用钢制四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利用太阳能来干燥农副产品。发展到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太阳能的利用有光化学反应,(光热转换)和两种方式。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使用太阳电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现在,太阳能的利用还不很普及,利用太阳能发电还存在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太阳电池在为人造卫星提供能源方面得到了应用。主要是硅光电池在吸收太阳所发射出来的光能,硅光电池主要是从沙子里提炼出来的,由贝尔实验室开发。太阳能[]太阳能是太阳内部或者表面的黑子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地球轨道上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367w/㎡。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00km,从而可计算出,地球获得的能量可达173000TW。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峰值强度为1kw/m2,地球表面某一点24h的年平均辐射强度为0.20kw/㎡,相当于有102000TW的能量,人类依赖这些能量维持生存,其中包括所有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资源除外),虽然太阳能资源总量相当于现在人类所利用的能源的一万多倍,但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而且它因地而异,因时而变,这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太阳能的这些特点会使它在整个综合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广义的太阳能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大,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太阳电池是一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力的器件。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有许多种,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等。它们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现以晶体为例描述光发电过程。P型晶体硅经过掺杂磷可得N型硅,形成P-N结。当光线照射太阳电池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子,使电子发生了跃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集聚形成了电位差,当外部接通电路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会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这个过程的的实质是: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储藏最丰量的材料之一。自从19世纪科学家们发现了晶体硅的半导体特性后,它几乎改变了一切,甚至人类的思维,20世纪末.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硅”的身影和作用,晶体硅太阳电池是近15年来形成产业化最快。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a、提纯过程b、拉棒过程c、切片过程d、制电池过程e、封装过程。【分类】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并为电网供电。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近年,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现代的太阳热能科技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除了运用适当的科技来收集太阳能外,建筑物亦可利用太阳的光和热能,方法是在设计时加入合适的装备,例如巨型的向南窗户或使用能吸收及慢慢释放太阳热力的建筑材料。[]据记载,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多年的历史。真正将太阳能作为“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则是近来的事。20世纪70年代以来,太阳能科技突飞猛进,太阳能利用日新月异。近代太阳能利用历史可以从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在世界上发明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算起。该发明是一台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使其膨胀做功而抽水的机器。在1615年~1900年之间,世界上又研制成多台太阳能动力装置和一些其它太阳能装置。这些动力装置几乎全部采用聚光方式采集阳光,发动机功率不大,工质主要是水蒸汽,价格昂贵,实用价值不大,大部分为太阳能爱好者个人研究制造。20世纪的100年间,太阳能科技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1900~1920)在这一阶段,世界上太阳能研究的重点仍是太阳能动力装置,但采用的聚光方式多样化,且开始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装置逐渐扩大,最大输出功率达73.64kW,实用目的比较明确,造价仍然很高。建造的典型装置有:1901年,在美国加州建成一台太阳能抽水装置,采用截头圆锥聚光器,功率:7.36kW;1902~1908年,在美国建造了五套双循环太阳能发动机,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1913年,在埃及开罗以南建成一台由5个抛物槽镜组成的太阳能水泵,每个长62.5m,宽4m,总采光面积达1250m2。1920~1945在这20 多年中,太阳能研究工作处于低潮,参加研究工作的人数和研究项目大 为减少,其原因与矿物燃料的大量开发利用和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1935~1945 年) 有关,而太阳能又不能解决当时对能源的急需,因此使太阳能研究工作逐渐受到冷落。 1945~196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 20 年中,一些有远见的人士已经注意到石油和天然 气资源正在迅速减少, 呼吁人们重视这一问题,从而逐渐推动了太阳能研究工作的 恢复和开展,并且成立太阳能学术组织,举办学术交流和展览会,再次兴起太阳能研 究热潮。 在这一阶段,太阳能研究工作取得一些重大进展,比较突出的有:1945 年, 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实用型硅太阳电池,为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195 5 年,以色列泰伯等在第一次国际太阳热科学会议上提出选择性涂层的基础理论,并 研制成实用的黑镍等选择性涂层,为高效集热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在这一阶 段里还有其它一些重要成果,比较突出的有: 1952 年,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在比利牛 斯山东部建成一座功率为 50kW 的太阳炉。1960 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建成世界上第 一套用平板集热器供热的氨——水吸收式空调系统,制冷能力为 5 冷吨。1961 年, 一台带有石英窗的斯特林发动机问世。在这一阶段里,加强了太阳能基础理论和基础 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如太阳选择性涂层和硅太阳电池等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平板集热 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术上逐渐成熟。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的研究取得进展,建成一批 实验性太阳房。对难度较大的斯特林发动机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了初步研 究。 (1965~1973 这一阶段,太阳能的研究工作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处于成长阶 段,尚不成熟,并且投资大,效果不理想,难以与常规能源竞争,因而得不到公众、 企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1973~1980 自从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担当主角之后,石油就成了左右经济和决定一个国家 生死存亡、发展和衰退的关键因素,1973 年 10 月爆发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采 取石油减产、提价等办法,支持中东人民的斗争,维护本国的利益。其结果是使那些 依靠从中东地区大量进口廉价石油的国家,在经济上遭到沉重打击。 于是,西方一 些人惊呼:世界发生了“能源危机”(有的称“石油危机”)。这次“危机”在客观上使人们 认识到:现有的能源结构必须彻底改变,应加速向未来能源结构过渡。从而使许多国 家,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重新加强了对太阳能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 在世界上再次兴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1973 年,美国制定了政府级阳光发电计 划,太阳能研究经费大幅度增长,并且成立太阳能开发银行,促进太阳能产品的商业 化。日本在 1974 年公布了政府制定的“阳光计划”,其中太阳能的研究开发项目有: 太阳房 、工业太阳能系统、太阳热发电、太阳电池生产系统、分散型和大型光伏发 电系统等。为实施这一计划,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70 年代初世 界上出现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对我国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有远见的科技人员, 纷纷投身太阳能事业,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建议,出书办刊,介绍国际上太阳能利 用动态;在农村推广应用太阳灶 ,在城市研制开发太阳能热水器,空间用的太阳电 池开始在地面应用……。 1975 年,在河南安阳召开“全国第一次太阳能利用工作经 验交流大会”,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太阳能事业的发展。这次会议之后,太阳能研究和 推广工作纳入了我国政府计划,获得了专项经费和物资支持。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 纷纷设立太阳能课题组和研究室,有的地方开始筹建太阳能研究所。当时,我国也兴 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热潮。 这一时期,太阳能开发利用工作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发 展时期,具有以下特点: 各国加强了太阳能研究工作的计划性,不少国家制定了近期和远期阳光计划。开 发利用太阳能成为政府行为,支持力度大大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十分活跃,一些第三 世界国家开始积极参与太阳能开发利用工作。 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工作日益深入,取得一批较大成果,如 CPC、真空集 热管、非晶硅太阳电池、 光解水制氢、太阳能热发电等。 各国制定的太阳能发展计划,普遍存在要求过高、过急问题,对实施过程中的困 难估计不足,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取代矿物能源,实现大规模利用太阳能。例如,美 国曾计划在 1985 年建造一座小型太阳能示范卫星电站,1995 年建成一座 500 万 kW 空间太阳能电站。事实上,这一计划后来进行了调整,至今空间太阳能电站还未升空。 太阳热水器、太阳电池等产品开始实现商业化,太阳能产业初步建立,但规模较 小,欧博体育经济效益尚不理想。 1980~1992 70 年代兴起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进入 80 年代后不久开始落潮,逐渐进入低 谷。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大幅度削减太阳能研究经费,其中美国最为突出。导致这种 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回落,而太阳能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缺乏竞 争力;太阳能技术没有重大突破,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没有实现,以致动摇了 一些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信心;核电发展较快,对太阳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 用。 受 80 年代国际上太阳能低落的影响,我国太阳能研究工作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