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光伏发电系统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与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矿物燃料相比,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
中游主要是电池片、组件、逆变器、汇流箱、光伏支架、线缆、辅材等光伏系统零部件;
自《巴黎协定》签署以来,全球已有众多国家相继提出“碳中和”愿景,截至 2021 年底,已有 193 个国家(约占所有国家的 90%)正考虑净零目标,绿色发展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改革方向。
根据 CPIA 数据,2023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 390GW,同比增长69.57%,创历史新高。其中,欧盟光伏新增装机 55.8GW,同比增长超40%,美国光伏新增装机约 32.4GW,同比增长超 50%。
近年来,地缘冲突导致的欧洲各国能源紧缺问题持续发酵,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世界各国对光伏装机的重视程度得到进一步加深。2022 年5 月,欧盟委员会发布 RE Power EU 计划,方案中指出 2030 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将提升至 45%,计划在 2025 年欧盟整体光伏装机达到 320GW,2030 年达到600GW。德国内阁更是于 4 月宣布,计划于 2030 年 80%的电力由可再生能源供应,到2035年几乎全部电力由可再生能源供应。
美国也于 2022 年8 月正式签署了《通胀缩减法案》,其中包括提高美国的能源安全性及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推行了较多光伏项目补贴政策。2023 年 11 月,中美两国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该声明明确将努力推动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2030 年前增至 3 倍。
随后,在第 28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全球超过100个国家达成共识,同意 2030 年前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 倍,至少达11,000GW 的目标水平。综上,出于环境保护及能源安全等考虑,全球主要国家持续出台支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产业政策,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及潜在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为全球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3 年中国新增装机规模达到 216.3GW,同比增长147.5%,占全球新增装机 55.46%,持续领跑全球。随着我国光伏行业不断快速发展,年光伏新增装机量连续 11 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计装机量连续 9 年位居全球首位,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我国光伏龙头企业凭借着技术水平、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持续扩张低成本的先进产能,制造端产能、产量全球占比均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并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全球光伏产业链重心进一步向国内转移。
近年来,在积极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光伏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持续放量。下游市场需求不断刺激着产业链企业降本增效,依靠持续技术进步、充分发挥规模效应等,光伏发电成本得以持续下降。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区使用光伏发电电价已经低于火电电价,全球光伏发电竞价中标电价屡破最低记录。
通常用 LCOE(平均发电成本)来衡量光伏电站整个生命周期的单位发电量成本,并可用来与其他电源发电成本对比。根据 CPIA 发布的《2023-2024 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 年全投资模型下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在1,800 小时、1,500 小时、1,200 小时、1,000 小时等效利用小时数的LCOE 分别为0.15 元/度、0.18 元/度、0.23 元/度、0.27 元/度,欧博体育平台已可以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脱硫燃煤电价媲美,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 9 部委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呈现以下新特征:
二是高比例发展,由能源电力消费增量补充转为增量主体,在能源电力消费中的占比快速提升;
三是市场化发展,由补贴支撑发展转为平价低价发展,由政策驱动发展转为市场驱动发展;四是高质量发展,既大规模开发、也高水平消纳、更保障电力稳定可靠供应。在有力的政策指引下,预计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一步引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主流方向,实现“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 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的目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主力支撑。
由于光伏产业需要铺开光伏面板,以更大程度接收太阳光照射。在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同时,用地瓶颈问题逐步显现。为解决用地瓶颈问题,国家多部委相继出台政策支持在沙漠、戈壁、荒漠等未利用地推进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2021 年 11 月、2022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先后发布了《关于印发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的通知》《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相关文件提出,要通过统筹基地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第一批大基地项目涉及 19 个省,总规模达 97.05GW;第二批风光大基地规划到2030 年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 455GW,其中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基地规划装机 284GW,采煤沉陷区规划装机37GW,其他沙漠和戈壁地区规划装机 134GW。
2022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次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均提出了要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太阳能发电基地。在内蒙古、青海、甘肃等西部北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友好、经济优越、体现国家战略和国家意志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此后,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于 2023 年 3 月 20 日发布《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在引导项目合理布局、光伏发电项目用电实施分类管理、加快办理项目用地手续、加强用地监管、稳妥处置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明确,有助于大型光伏基地建设的建设落地。
在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的初期,太阳能光伏主要以集中式电站的形式落地应用,而我国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的用电需求远远高于集中式光伏电站主要分布的西北地区,导致客观上存在大规模的电力输送需求。近年来,集中式电站补贴逐步退坡,分布式光伏电站仍维持一定补贴。
国家能源局于 2021 年 5 月 20 日发布《关于 2021 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指出 2021 年户用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财政补贴预算额度为5 亿元,补贴预算总额与 2020 年持平,成为唯一享受补贴的光伏项目类型。除补贴优势外,分布式电站还拥有输出功率相对较小、易于灵活推广安装、就近缓解局部用电紧张等特点,分布式光伏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协会数据,2021 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分布式装机量、户用装机量以及分布式装机在总装机量中的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占比首次超过集中式电站新增装机量。2022 年度,国内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 51.1GW,占全年新增光伏装机量58.5%,再次超过集中式电站新增装机量,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需求。
2023 年度,受益于第一批大基地项目的大规模并网潮,2023 年度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反超分布式,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 96.29GW,仍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88.4%,占全年新增光伏装机量 44.5%。
随着分布式光伏在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快速发展,逐渐发展出将太阳能光伏电池与建筑构件材料相结合的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BIPV),包括光伏屋顶、光伏玻璃、光伏幕墙、光伏瓦等一系列光伏建筑材料。BIPV 能够实现对建筑外表面(包括屋顶和外立面)资源的充分利用,体现与建筑美学的融合,为建筑提供分布式能源的同时,还能够保温隔热,进而降低室内冷热负荷,实现“美学、节能、产能”的三效益。
近年来,BIPV 产品在政策和技术的驱动下,也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综上,“十四五”时期预计将形成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发展格局。随着光伏发电全面进入平价时代,叠加“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以及大基地的开发模式,集中式光伏电站有可能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另外,随着光伏在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叠加整县推进政策的推动,分布式项目仍将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